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2018

Bairro Tamagnini Barbosa

Image
巴波沙坊 歡迎轉載 <更多圖片按此進 I Read More> 今天在台山新城市,所見牌坊是一九九八年重建,為紀念原址上、一九三一落成的巴波沙坊平民居住區,其興建因由、城市演變過程等,網上資訊和出版物一大堆,這邊就不累贅了,簡單來說是為安置災民,澳葡政府與中葡商人共襄善舉。從歷史及當時社會架構來看,這是無可厚非的,當年百業待興,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,上層社會也不能沒人服務,如何安置草根是他們必須處理,如同澳門許多歷史建築也有半地下室供僱傭居住,在社會兩極化年代下此種善舉可謂必須的。現今仍沿續這種思維這種價值觀嗎?政府的做法看似是的,但今天已經不是大地主年代,房屋政策思維應與時並進,必須顧及各個階梯人士、各類家團的住屋需求,如繼續向兩端傾斜或放錯重點,善舉也就變成惡政了! 廢話講完,歷史不重述,還是看圖為主,帶出兩點較少人提及的,就是當年牌坊的位置和重建牌坊缺失的題文,詳見下圖注解: img-01: 巴波沙坊範圍 巴坡沙坊的四至為:東至巴坡沙大馬路,南至今已消失的花地瑪教會南街(今大明閣以北和部份台山中街),西至鴨涌河邊街(即今白朗古將軍馬路延伸段),北至菜園涌邊街,佔地甚廣,包括今共十七座的新城市花園、嘉翠麗大廈第二座、花地瑪學校及聖母堂、福建學校、鄭觀應學校、工聯職中、巴波沙體育中心和新城市商業中心等,坊內還包括已消失的有第一街至第十一街和居中的巴坡沙街。 圖中可見由拱北至前北一遍荒蕪,且多為圍堰之地。 img-02: 巴波沙坊範圍, 舊牌坊位置當在今新城市花園第五、六座之間面向台山新城市第三街處。 img-03: 位於坊內主幹道巴波沙街和第三街交界處的中式石牌坊,圖中牌坊朝西,即面向青洲灣仔方向,其中央上方葡國國徽,下有葡文BAIRRO TAMAGNINI BARBOSA和中文" 大庇寒峻",並以中文書建造年份,今天台山新城市重建的牌坊只刻有此面題文,背面則缺失。 img-04: 位於坊內主幹道巴波沙街和第三街交界處的中式石牌坊,圖中牌坊朝東,即面向巴波沙大馬路方向,其中央上方葡國國徽,下有葡文BAIRRO TAMAGNINI BARBOSA、中文" 澤及編氓"及建造年份"1931", 今天台山新城市重建的牌坊正正缺失此部份 ,其實從平面佈局來看,這可算是正面,不知何解重建時未有完成此部份。 ...

Our Piscina Municipal

Image
悼—我們的新花園市政泳池  <舊文重溫> 1)無可爭議的歷史意義: 新花園泳池的建築藝術價值,對澳門歷史和社會發展稍有瞭解的人士眼中, 近乎是無可爭議;由1871年得勝紀念碑落成,至1898年華士古達伽馬紀念公園啟用,  這一遍延伸至二龍喉公園的土地,漸打造成公眾休憩區(俗稱新花園), 包括多個噴泉、園藝設計和花士古打監麻新路( 即已消失的華士古大馬路), 並先後建成兩所學校和新花園泳池等公共建築,結合後來建成的塔石球場可說, 是澳門最早規劃成公共建築群之區域,土地用途沿續至今。 泳池池體約在1938年落成(另見詳文),今天規模則在1952年完成,  新花園泳池澳門第一個公眾使用標準五十米池,並配有當時先進的濾水設施,  是當年少有可舉辦大型公眾活動的場所,作為澳門第一個、甚至長期是唯一泳池, 盛載著許多老澳門新澳門的集體回憶,或許大家習以為常,至使忽視其價值與重要性。 2) 獨特的建築學價值: 今天泳池入口與觀眾者主體建築,很難看出這是六十多年前的設計作品, 其背後有前衛且強烈的建築理念, 這正正是其價值所在,在澳門卻成為她的致命傷! 泳池結合地形,利用地勢落差自然形成的流線與佈局,大大節省前期成本, 是充份體現現代建築理念的第一步,人員由上往下進入不同區域, 利用觀眾席下部設置採光要求較低的更衣室,流線明確通達,體現功能分佈合理性。 入口層與一樓由放開流動空間構成,通過大堂、得勝馬路一側開放立面與觀眾席空間連結, 使空氣流動起來,滿足自然採光和通風需求,通過基本的建築節能手段達致最高效益, 並設有綠化屋頂, 在本地絕對是史無前例,   是結合現代主義與前瞻性的綠色設計手法、綠色建築絕佳例子。 基本對稱的平面和立面,結合了"Soft Portuguese"風格和某部份現代主義建築理念, 也是今天澳門所剩無幾的該風格建築中,唯一的公共類建築; 另外,得勝馬路一側看似平平無奇, 但通長的立面、由現代風格的連續的橫線條構成, 與標誌SOFT PORTUGUESE風格瓦面坡屋頂並不突兀, 這在澳門, 多為住宅類的其他同類風格的住宅建築(即美副將、雅廉坊一帶)上是沒有發生的, 是碩果僅存的優秀例子。   即在建築佈局與立面造型上均具...